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謝澤亮)連日來,安仁公安以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為契機,持續(xù)加大校園安全防范打擊力度,全力以赴排查整改校園安全隱患,精心編織校園安全防護網,為全縣廣大師生營造安全、和諧、穩(wěn)定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
清除“三大隱患”,夯實校園安全“防火墻”
一是安全檢查“零死角”。7月上旬,安仁縣公安局組織治安、反恐、轄區(qū)派出所等部門民警,聯(lián)合縣教育部門對各校安保制度建設、安保人員配備、安保責任落實和物防、技防等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發(fā)現問題,立查立改,確保不留死角和盲區(qū)。共發(fā)現安全隱患28處,當場整改25處,限期完成整改3處,下發(fā)公安提示函2份。二是矛盾排查“零放過”。通過上門走訪、警民懇談、110接處警等途徑,扎實開展涉校矛盾糾紛線索摸排工作,特別是對發(fā)現的具有苗頭性、傾向性的涉校事件,及時介入,提早化解,確保矛盾不激化,問題不擴大。行動以來,共排查梳理涉校矛盾糾紛8起,均逐一落實專人做好政策解讀、疏導勸解工作,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三是重點監(jiān)管“零遺漏”。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全面加強對居住、游蕩在校園周邊的閑散人員、肇事肇禍精神患者、涉毒人員等高危群體開展清查摸排,全面落實各項管控措施,嚴防個人極端暴力案事件發(fā)生。今年7月上旬,靈官派出所通過與家屬溝通協(xié)商,依法對居住或游蕩在學校附近的兩名肇事肇禍精神病人送院強制治療,及時消除了校園安全隱患。
做到“三個到位”,織密校園安全“防護網”
一是科技支撐到位。在2020年建成校園視頻監(jiān)控及一鍵報警項目基礎上,今年上半年又投入960萬元用于“三區(qū)五圈”監(jiān)控設備建設,其中建設校園周邊智能化安防設備265個(新建補盲180個、現有攝相頭提質改造85個)。加強校園周邊智能安防設備實戰(zhàn)應用,組建專班開展每日視頻巡查,發(fā)現隱患及時通報相關派出所處置。同時將校園周邊重點人員,特別是涉毒人員、肇事肇禍精神患者錄入人像比對系統(tǒng),及時開展預警處置。二是打擊治理到位。由縣委政法委牽頭,從7月上旬開始,整合公安、城管、市監(jiān)、文旅廣體、教育等部門,開展為期半個月的校園周邊環(huán)境集中整治,重點清理整治校園周邊網吧、中小旅館、出租房、KTV等學生易于涉足的復雜場所部位,以及易滋生“黃賭毒”違法犯罪的治安亂點。目前已開展聯(lián)合清查整治2次,取締麻將館、棋室25家,清查出租屋68家,查處黃賭毒案件8起。7月3日,治安部門舉辦賓旅館治安業(yè)務培訓,督促落實實名制度登記和未成年人入住“五個必須”。三是宣傳防范到位。由派出所負責人擔任轄區(qū)學校法制副校長,會同司法、教育等部門通過現場宣講、展板宣傳、視頻播放等方式,進入校園開展反欺凌、反暴力、反電詐、防不法侵害等安全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師生學法守法用法。行動以來,共組織專項法制宣傳32場次,得到了廣大師生好評。各派出所創(chuàng)新“微警務”理念,組建校園負責人、分管負責人以及各班級班主任為成員的微信工作群36個,動態(tài)掌握校園內風險隱患的第一手資料,及時推送校園典型案例,針對性提出安全防范建議。
用活“三項機制”,擰緊校園防范“安全閥”
一是建立健全應急處置機制。在實地考察邵陽“城市快警”的基礎上,制定完善校園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全面落實“1、3、5分鐘”處置圈,并同步開展火災逃生、反恐防暴等應急演練,著力提高校園師生、保安人員安全防范意識和處置突發(fā)事件能力。行動以來,巡特警大隊、各派出所會同各校園組織開展反恐、防溺水應急演練20余次。二是建立健全群防群治機制。加強學校專職保安員隊伍建設,會同教育部門爭取縣政府新增專項資金90萬元,配齊配強學校專職保安隊伍,基本解決了專職保安員不能專職、年齡偏大等問題。加強學校應急巡邏隊建設,督促每個學校組建一支6以上的應急巡邏隊,開展重點時段、重點部位巡邏。配齊配強護校隊伍,城鎮(zhèn)學校全部設立以民警、交警為主,學校保安、教師、家長參與的“護學崗”。農村教學點,由派出所、村輔警與老師負責護學。三是建立健全警校聯(lián)席機制。加強與教育部門聯(lián)系溝通,定期召開公安相關警種、各派出所和學校分管安全負責人聯(lián)席會議,通報社會治安形勢和發(fā)案特點,特別是校園周邊和涉校案事件,指導校方制定相應方案預案,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風險。行動以來,反詐大隊和相關派出所多次與相關學校召開聯(lián)席會議,認真分析原因,補齊防范漏洞,開展警示教育,消除安全風險。
責編:劉建軍
來源:湖南法治報